游客
题文

下图,AB、CD和EF是经线,AB、CD的经度差与CD和EF的经度差相等。CF是晨昏线,AE和BF是纬线,且D地在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阴影范围和其他地方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A.14时或23时         B.2时或14时
C.5时或8时           D.8时或23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地球上水资源危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气候越来越干燥,导致水资源危机
B.目前人们已控制了水污染的状况,但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
C.水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故水资源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D.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大增,产生了水资源的紧缺

读下图,完成各题。

图中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大的省市大多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环渤海地区

图中江苏比山东海水淡化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A.江苏大部分处于半湿润区
B.江苏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C.江苏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江苏海岸线比山东长

(2013年高考真题)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温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下面各小题。
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

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