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5 |
18:45 |
② |
3:00 |
17:00 |
③ |
21:20 |
6:40 |
④ |
11:20 |
0:40 |
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 B.③②④①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①④ |
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
A.东南方 | B.西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低-低”模式 |
D.“低-高-低”模式 |
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
B.农业文明时代 |
C.工业文明时代 |
D.环境文明时代 |
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 B.农业文明时代 |
C.工业文明时代 | D.环境文明时代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布在
A.河流沿岸 |
B.丘陵地区 |
C.铁路沿线 |
D.沿海地区 |
与苏州市相比,杭州市
A.城市级别低 |
B.城市规模小 |
C.服务范围大 |
D.服务种类少 |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下列问题。
降水量 (mm) |
径流总 量(mm) |
地表径 流(mm) |
地下径 流(mm) |
蒸发量 (mm) |
|
城市中心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0 |
267 |
96 |
171 |
377 |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 B.径流总量减少 |
C.蒸发量减少 | D.降水量减少 |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
B.扩大城市的规模 |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
D.推广使用渗水砖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
B.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
D.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 B.b | C.c | D.d |
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 B.水资源的多少 |
C.基础设施的建设 | D.经济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