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善是人类内的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没有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柏拉图 |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
B.孟子“性善论” |
C.老子“无为”思想 |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 B.儒家学说 |
C.道家学说 | D.墨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