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
顺治皇帝时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罪己。这最有可能是受什么思想影响?
A.天人感应 | B.仁政 |
C.性本善 | D.存天理,灭人欲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 B.武力掠夺 |
C.制度创新 | D.民主强国 |
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美国独立战争 | B.普法战争 | C.拿破仑战争 | D.英国内战 |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