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法国的沦陷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外国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规定,要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 B.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干线 D.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反洋教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