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僭越。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其大小亦依爵位高低而定: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说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不平衡 | B.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 C.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D.西周时期确定了完备的都城建设规划 |
有史家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贪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
|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
|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
|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
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据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要仿行美国政治制度 |
|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
| C.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的根本革命目标一致 |
| D.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 C.淮海战役 | D.平津战役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