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根据国内外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的?

材料:2012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年工资,其中私营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4556元,而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42452元。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9万元以上,最低私营单位的的社会组织每年收入仅1万元。同时,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如某大型门户网站,新入职的员工月薪2500元,高管年薪50万元以上,收入差距20倍。而中关村某上市公司,基层普通员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收入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1)上述材料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低于8%,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对此,总理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

2012年,山东省把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激励全省文化领域加强创新,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组织开展 “孔子文化”对外展览、展示、传播等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山东省上述做法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