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
地球半径 |
R="6" 400 km |
月球半径 |
r="1740" km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0=9.80m/s2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m/s2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 km/s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
T=27.3天 |
光速 |
c=2.998×108km/s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 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 B.
C. D.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后的卫星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为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奔月,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卫星就必须“急刹车”,也就是近月制动,以确保卫星既能被月球准确捕获,又不会撞上月球,并由此进入近月点100公里、周期为12小时的椭圆轨道a,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100公里的近月圆轨道b,轨道a和b相切与P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
B.“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
C.“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a、b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
D.“嫦娥二号”卫星 轨道a、b上经过P点时加速度相等 |
如右图,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且F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F0>μmg。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A BC D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等于单位电量的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
C.根据公式U=" Ed" 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 |
B.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 |
C.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
D.系统内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不一定等于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
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