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6月24日在悉尼隆重开幕。在开幕式演出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及其团队用现代舞表演《云南映象》,演出以极富感染力的舞蹈语言,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风情画卷,为中澳人文交流再添浓墨重彩,给双边关系发展注入动力。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年”的举办是中澳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行为党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 D.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
下列看法能体现右边漫画寓意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主观映象 |
B.意识活动对物质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
C.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D.人的主观精神有时具有决定作用 |
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相约北京”、“中非文化聚焦”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影响广泛。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③有利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④能够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2011年8月开始,我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明显成就,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据此回答17—18题。我国开展这一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②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来的。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这主要说明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反映 |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近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惜牺牲社会效益,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各类网站投放含有低俗、色情内容的广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文化部要求各地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可见,发展网络文化应该
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
B.尊重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C.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
D.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