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材料一:     表1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表2  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4404
167
483
2010
13708
1714
520
5092
2431
4937
202
549
2011
15412
2210
649
5709
2963
5940
229
701

材料二: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表一和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合理的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认识活动的目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一:
图二:

(1)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2分)
(2)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8.89亿。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供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手机价格对老百姓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1)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请你说说手机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激烈的价格战,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5%,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小王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生的上述消费行为受到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3分)
(2)作为中学生,小王决定写一封倡议书,倡议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请你帮助他列出倡议的要点?(4分)

材料一: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在绽放高成长魅力的同时,高风险也随之而来。对于创业板股票,普通投资者将作出何种选择?58岁的王太太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股民,有着20年的股龄,在创业板挂牌之际,她认为对于创业板交易的态度是“宁可错过,不要过错”。
材料二:2010年3月25日,财政部发行2010年记账式附息国债260亿元,本期国债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面向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受到广大投资者追捧。
(1)对于创业板交易,为什么王太太说“宁可错过,不要过错”?
(2)试阐述国债的特点。

小陈的爸爸、妈妈先后下岗了,单位一次性补给他们下岗费3万元。下岗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妈妈建议把这笔钱用于购买股票,开出租车的爸爸建议买国库券,身体不适的爷爷认为应为全家人买人身保险,而正在上高中的小陈则请求家里把这笔钱定期存在银行里,为将来自己上大学做好准备。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为小陈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