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d,一端跨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向里,一根长直金属棒与导轨成600角放置,且接触良好,当金属棒以垂直于棒的恒定速度v沿金属导轨滑行时,其它电阻不计,则电阻R中的电流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
|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
| 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
| 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
|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
|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
|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观察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结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
|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
| C.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而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
| D.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实线为一带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的是
| A.判断三个等势面电势的高低 |
| B.比较带电质点在P点与Q点具有的电势能的大小 |
| C.比较带电质点通过P点与通过Q点时动能的大小 |
| D.比较带电质点通过P点与通过Q点时加速度的大小 |
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如果在偏转电极
、
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一中心.如果在偏转电极
之间和
之间加上图丙所示的几种电压,荧光屏上可能会出现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波形.则 
A.若 和 分别加电压(3)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a)所示波形 |
B.若 和 分别加电压(4)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a)所示波形 |
C.若 和 分别加电压(3)和(2),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b)所示波形 |
D.若 和 分别加电压(4)和(2),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b)所示波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