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图书封面。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升任首辅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重新复活 |
B.张居正擅权专政,加重了明朝的政治腐败 |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
命调时间 |
调出省 |
兵数 |
调往方向 |
1841年1月6日 |
贵州 |
1000 |
广东 |
1841年1月6日 |
甘肃 |
1000 |
浙江 |
1842年6月1日 |
山西 |
1000 |
江苏 |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伦敦宪章派在1840年1月12日《宪章报》的社论中说:“中国由于拒绝遭受鸦片的毒害,注定要被英国的恐怖战争所摧毁。我们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告诉那些胡说什么国家荣誉的记者们,英国工人阶级再也不会屈从这种行径来维持英国的商业制度……工人阶级受欺骗的日子已过去了,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了”。材料说明( )
A.宪章派认为鸦片战争欺骗了英国工人阶级 |
B.英国工人阶级力求与世界工人阶级结成同盟 |
C.宪章派反对现行商业制度下对工人阶级的压迫 |
D.宪章派反对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