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祖国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高秉涵老人当选的主要因素是( )
发展了“九二共识” B.推动了“一国两制”
C.彰显了民族亲情 D.消除了两岸隔阂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这一规定()
A.体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集权性 |
B.暴露了宪法表面民主实则专制的虚伪性 |
C.维护了司法机关所必需的独立性 |
D.满足了统治者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愿望 |
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德意志帝国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 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
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时间 |
结果 |
1832年以前 |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
1832年 |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
1867年 |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
1872年 |
施行秘密投票 |
1884年 |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
1918年 |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
1928年 |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