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该情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

A.智者学派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

古代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以上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A.公正原则 B.自由原则
C.专业化原则 D.分权原则

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社会性质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又推出取消出口补贴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

A.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B.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减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的束缚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
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