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
B.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
关于磁感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于磁场中的有方向的曲线 |
B.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的方向相同 |
C.磁铁的磁感线从磁铁的北极出发,终止于磁铁的南极 |
D.磁感线有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 |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它们所带的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4F | B.![]() |
C.![]() |
D.2F |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 |
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
C.一根带电的导体放在房间一段时间后,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 |
D.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在水平板上有M、N两点,相距D=0.45m,用长L=0.45m的轻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有质量m=´10-2kg、电荷量q=3.0´10-6C的小球(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当两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
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30° |
B.两小球间的距离为0.9m |
C.细线上的拉力为0.2N |
D.若两小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则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30° |
有一辆质量为170kg、输出功率为1440W的太阳能试验汽车,安装有约6m2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该电池板在有效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输出的电功率为30W/ m2。若驾驶员的质量为70kg,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为90km/h。假设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汽车
A.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大小为57.6N |
B.起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24 m/s2 |
C.保持最大速度行驶1 h至少需要有效光照8 h |
D.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功率可获得3.13 m/s的最大行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