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如下:
内容 年份 |
安排金额 |
同比增长 |
2010年 |
2 761.61亿元 |
24.2% |
2011年 |
3 296.66亿元 |
20.2% |
2012年 |
3 582.25亿元 |
8.7% |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政府( )
①运用货币手段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加大财政支出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④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的“传统文化知多少”的论坛上,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的“理由”是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 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②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09年10月1日的央视转播了国庆大阅兵的盛况,为了让亿万观众能够同步领略到国庆盛典现场庄严、热烈的气氛,在国庆直播现场“飞猫”等高空悬挂滑轨摄像机的首次使用,高科技的拍摄和转播设备使庆典的转播倍添精彩,为全国观众献上文化大餐。这说明
A.教育在影响着文化的传播 |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
D.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2010年1月首届中国漫面艺术博览会在山东举行。漫画是中国人向西方学来的,现在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B.文化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C.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 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民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
B.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
C.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