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其他几大建设共同推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没有一套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没有健全的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就难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材料二 一个行动,要胜过一百句口号。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采取更多更实在的行动,才能让人民看到希望,才能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材料三  2013年9月13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次上调,此次上调是新定价机制实行后的第五次价格上调。面对油价的上调,部分追求有车生活的潜在消费者并未放弃原有的购车计划,而是将目光转向“节油、高效、科技、环保”的精品小排量车型,各大汽车厂商抓住商机,纷纷将目光转向绿色汽车产品的研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触手可及的低碳汽车消费。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企业和个人应如何作为?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 ,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诚信经营 树立竞争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财政
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4.2%

材料二:已开启的“十二五”,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中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到“民富”的“美丽转身”。
请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分)
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12分)

2011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时指出,2010年度我国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约为2167元/月,2011年按支出增长10%测算,约为2384元/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国将个税起征点由现行的2000元上调至3500元。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这次调整大幅度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结合材料请从分配与消费的角度分析本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的经济学依据。

“价格战”是我国家电企业崛起的法宝。长虹电器曾率领国产品牌以惨烈的“价格战”改写了中国彩电市场由外资垄断的历史。直到今天,“价格战”还依然被诸多家电企业频频使用。
人们对“价格战”的看法是褒贬不一,请你简要分析“价格战”的成绩。(9分)
如果不打“价格战”,那应该打什么战?请提出三条策略并说明理由。(6分)

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是传统产业的服装厂,现在浙江本地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人工资待遇要求高,工作又想轻松,企业管理难度很大。有时工人工作不认真,产品品质控制不好,企业想通过罚款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可一罚款,工人就走人不做了,加剧了企业用工难题。做企业真的好难啊!”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企业困境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某市2005--2011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指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5.3
35.1
34.8
33.3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5.6
45.5
43.0
42.5
42.0
41.7
37.6

注:一般说来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贫困,60%--50%之间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导致城乡居民生活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