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1)
图2 2006年—2011年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化趋势
(注: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率通常是指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目前高收入国家消费率达到62%,全球平均为61.5% 。)
材料二 “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为此我国提出了向消费大国的经济转型,同时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1)图1、2分别反映的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请分析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的厄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情绪、精神状态也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时常鼓励自己. ”写出相应的哲学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雨天气常常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人们总结出应急要点: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
年份 |
货币政策取向 |
调整原因 |
调整结果 |
2007年12月起 |
从紧 |
信贷投放过多,经济趋热。 |
经济平稳发展 |
2008年11月起 |
适度宽松 |
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长趋缓。 |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
2010年12月起 |
稳健 |
走出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 物价上涨。 |
物价趋于平缓, 经济稳中求进 |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该材料是如何体现货币政策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