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为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时得到的波形图,某横坐标为时间t轴,纵坐标为电流i轴。根据图线分析:若将条形磁针的S极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②所示图线,写出获得①所示图线时条形磁铁的运动方式是( )
A.将条形磁针的N极插入感应线圈 |
B.将条形磁针的S极拔出感应线圈 |
C.将条形磁针的N极拔出感应线圈 |
D.条形磁针静止在感应线圈中 |
(2)若将条形磁铁的S极迅速插人感应线圈时得到上题中②所示图线,现有一磁棒自远处匀速沿一圆形线圈的轴线运动,并穿过线圈向远处而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四图中,较正确反映线圈中电流i与时间t关系的是( )
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滑块B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滑块B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滑块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B=0.5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水平放置的平行长直导轨,其间距L=0.2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从零时刻开始,对ab施加一个大小为F=0.45N,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滑动,滑动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良好接触,图乙是棒的v-t图像,其中AO是图像在O点的切线,AB是图像的渐近线。除R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已知当棒的位移为100m时,其速度达到了最大速度10m/s。求:
(1)R的阻值;
(2)棒ab在题述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在题述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如图甲所示,线圈与电压传感器连接,一条形磁铁从线圈上方某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并穿过线圈。图乙是此过程中电压传感器采集到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选项中根据图象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A.线圈由非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
B.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
C.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的方向有关 |
D.磁铁运动速度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
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要增大带电粒子射出时的动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 | B.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C.减小狭缝间的距离 | D.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 |
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 |
B.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短 |
C.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的加速度大 |
D.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的运行速度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