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 24 L。将溶液稀释为IL,测得溶液的pH=l,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A.0.3 mol/L | B.0.4 mol/L | C.0.5 mol/L | D.0.6 mol/L |
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0 mol·L-1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Z>W |
B.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 |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 |
B.石蕊、酚酞等酸碱指示剂均可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
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都应垫上滤纸称量 |
D.滴定管以及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铁粉能吸收水分 |
B.浓硫酸可以盛放在铝桶中,说明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
C.硫酸铝与碳酸氢钠能制作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 |
D.用氢氟酸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是强酸 |
25℃时在10 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20 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溶液滴加一半时,溶液pH>7 |
B.当溶液的pH=8时,溶液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
C.0.1 mol·L—1Na2CO3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 |
D.在M点:c(Na+)>c(CO32—)=c(HCO3—)>c(OH—)>c(H+) |
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13+、Al(OH)3 |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2S的溶液中加入AgN03溶液:NaCl、Na2S |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