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齐者强”。改革关系人民利益,需要统筹各方诉求。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言: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7.4%,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单位GDP能耗下降4.8%,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上一年12万,创出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政府实施“精准的定向调控”,把调控的发力方向放到激发市场活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强等方面上。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在逐渐提高
②新常态下,经济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
④政府应积极渗入到实体经济的管理与经营中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 (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变动关系的是
唐太宗曰:为君之道,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论断与上述观点蕴含的价值内涵一致的是
①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③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万民之忧乐,而在一姓之兴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基层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离不开宏观层面的理论和制度定位、中观层面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生态结构的支持、微观层面的具体技术和操作机制。只有健全和完善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机制,才能使基层民主协商真正落到实处。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强调,我们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列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注重牵住“牛鼻子”——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④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