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经验表明,当人均 GDP 达到 5000美元时,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我国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能派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工作:2007年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环保产业列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挽划”将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占GDP比重提高到历史性的1.5%。
(1)揭示图一、图二蕴含的经济信息。
(2)如果你是一名投资咨询师,请你结合材料一、二的信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向客户说明投资环保产业的理由。
材料三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漳州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市正式出台《漳州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运用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机制,至 2015 年将我市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又富又美的国家级生态市。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作为一名漳州市民可以为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做些什么(9)
(4)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评述漳州生态市建设规划。(6分)
党的“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图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2,分析图1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的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
乙组同学找到这样一则材料,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锂电池。而中国某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3)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企业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之路。
丙组同学则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野蛮驾驶、闹市区飚车等“马路杀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构建汽车文明。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针对自然灾害,我国加大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预报预测、防灾减灾措施等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交通、通信、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与减灾密切相关的海防、堤坝、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要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提升研究、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1)结合材料,请你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承担的职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影视、音像、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图书报刊、文物和艺术品、艺术培训等9大门类。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朝阳产业”,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左右,而美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几年前就已达到1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美国GDP的11.97%,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30%。有人认为,我国要想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缩小文化产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材料二:挖掘文化元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某市W工艺品公司,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特色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濒临倒闭。2009年来,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教育的同时,创新经营理念,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文化与产品“嫁接”起来,结合百家姓、中国历史名著中的人物故事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工艺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目前,W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前景一片光明。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缩小文化产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W公司的成功经验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3)分析W公司采取的举措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改革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还是社会文明的演进,都离不开改革。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改革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见解。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1)运用哲学知识论证“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应如何从制度层面“消除腐败的土壤”?
(16分)
材料一:青海玉树大地震导致了两千多人死亡和失踪,但县第一民族中学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却全部生还。上拉秀乡多拉村也实现了震灾零伤亡,这是该校副校长和当地村干部在感知“前震”后当机立断,带领师生和村民及时转移而创造的奇迹。科学家王维熙发明了“痕量氢气在线监测仪”,该地震监测仪能够在地震前半个月左右监测到异常状况,结合其他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可对地震短临预测预报提供有力的依据。可见,地震预报虽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人类的认知还很不足,但从总体来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材料二:被香港特区政府追授“金英勇”勋章的义工黄福荣(阿福).曾从香港徒步跋涉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募捐;他自己有病.却在汶川地震灾区连续奋战两个多月;他省吃俭用攒下钱就到内地帮助有需要的人。玉树地震发生时阿福正在孤儿院做义工,当发现还有老师和3名儿童被因在院舍时,他立即返身救人,老师和儿童全部得救了,但他却被余震埋在了瓦砾之中。在玉树救灾中,汉、藏、回等各族群众中有千千万万像阿福这样的人,他们患难与共,团结互助,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感人乐章。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中的相关哲学道理的?(8分)
(2)请你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