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公布,对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做出了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从基本理念上升为国家实践。为此,我国政府
①应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必须让公共服务市场化
③保障每个公民享有相同的公共服务 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突破6亿。其中最大的广告、最大的受益者是唐山市。城市巨变、唐山精神等都得以成功“营销”,还带热了当地的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D.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国际空间站的研究工作是一个连续、复杂的实验工程,需要各国间,各行业的充分合作。这表明科学实验是()
A.客观物质性活动 | B.主观能动性活动 |
C.社会历史性活动 | D.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
“2011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微博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名的“2011﹢?﹦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A: 2011﹢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名B: 2011﹢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名C: 2011﹢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这表明:()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1780元的一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是否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