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
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用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的时候,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
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当今社会,“速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文化教育领域乃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速度已俨然成为一个主题词:高速增长、快速成长、火车提速、速成、速递、速递、速记、速配、快餐、快读、快捷……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认识?
请以“速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公园里的垃圾筒就在身边,但是就有人将果皮或其他废品随手丢在地上;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成了长流水,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就是没有人上去动手给拧一下;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电风扇还在呼呼地吹,但是就是不去拧一下开关。凡此种种生活细节,本为举手之劳,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去“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请以“不为与不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寄托了孟子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它道出了一个社会应有的推己及人的道德良善追求。可是看看我们身边,不少人却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他人危难,不是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袖手旁观。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是为什么我们屡屡看到那些人情冷漠,甚至人心险恶的场景呢?难道真的是像有些人感叹的那样,人心不古了吗?
请以“我与社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武汉有个舟舟,他生下就不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从相貌上看,他明显地带有那种弱智儿童的特征。他智力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有一天,他站在舞台上,从容、潇洒、成功地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时,人们震惊了。在这以前,谁能相信,一首首有十几个声部、几十种乐器、节拍复杂的交响乐曲能在一位智障少年的指挥棒下如此美妙地流淌?可这也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
舟舟没有上学,他总是被爸爸带去上班。爸爸在乐团工作,舟舟也就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舟舟的父母不知道他有什么培养前途,只是偶然地、无意地给他提供一个接触音乐的机会。这使他的才能潜质得以开发,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超越性的发展。舟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也许这只是一个成功的特例,但它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请以“舟舟现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请以“问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