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新经济也就是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这一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 | B.20世纪90年代 |
| C.20世纪70年代 | D.21世纪初 |
下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
|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
| C.通过工业复兴法 |
|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电视 | B.电影 | C.报纸 | D.广播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近代化的趋势 | B.自由平等精神 |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