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
|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
| 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
|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
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 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
| 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
|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
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产品 |
单位 |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
1949年 |
1952年 |
1992年 |
| 钢 |
万吨 |
92.3 |
15.8 |
135.0 |
8000.0 |
| 粮食 |
亿吨 |
1.5 |
1.1 |
1.63 |
4.42 |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
|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
|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
|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
对下列两幅图片(图1、图2)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