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太祖撤销殿前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最高级将领,而以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变成为禁军的最高将领,合称“三衙”。“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北宋名臣李纲曾赞曰:“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祖宗之明智”。宋太祖还以文臣充任地方军职,实行以文制武。
……
宋太祖设阶级法,明确军队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使各级军校,各司其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将帅绝对服从皇帝,军队绝对服从中央。……太祖还设立更戍法,以“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为军事部署的指导方针,因此大量禁军驻守外地。政府规定,除殿前的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诸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的驻地经常更换,轮流戍守边陲。
-----摘编自顾吉辰《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威的举措》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采取的军事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太祖的这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有人认为,(联合国成立之初)《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实质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
——《史学月刊》
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 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成为剧烈的争吵---------。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各种非政治活动都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上的成绩却也是时好时坏。…… 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大出版社2005年1月748--749页
请回答:
(1)出现材料一中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你认为联合国为什么没能有效的制止材料三中所说的这些“危机”和“争吵”?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4)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观点
2005年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会议上强调,党成立八十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这一历程,是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利益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2)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人民利益,作了哪些努力?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采取了哪些行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 ……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毛泽东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6 )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全国革命高潮”必然形成的依据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依据是什么?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3)材料一材料二各自代表了怎样的革命道路?产生的思想根源各是什么?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 1944毛泽东与约翰·谢伟思谈话时指出:中国人民理解民主并且要求民主。它无需经过长期实验,或者教育,或者“监护”。中国农民并不愚蠢;和每个人一样,他很精明地关心于他的权利和利益。所谓“老百姓没有知识,不能实行民主政治”之说,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而,中国应当立即结束“训政”,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
——约瑟夫·W·埃谢里春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过程中提出的三个重要政治主张。分析近代政治民主化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过程有何特点?(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英国霸权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7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竟起”的时代。——摘自文献资料
材料二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外出现了许多像“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但中国政府明确宣布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既然和平发展是一条道路,能不能够走得通啊?人家让不让你和平发展,你自己到了一定时候会不会头脑发胀,不那么和平发展了呢?这都是议论的问题,我觉得中国这条和平发展道路是能够走通的。
——宫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