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A.天人感应 | B.大一统 | C.君权神授 | D.无为而治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歌中的“此河”,指的是
A 会通河 B 黄河C大运河 D 通惠河
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其中水平最高的是
A 西汉中期 B 东晋时期C盛唐时期 D 明朝前期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云:“中国文化演进,别有其自身之途辙,其政治组织乃受一种相应于中国之天然地理的学术思想之指导,而早走上和平的大一统之境界。”维系中国古代这种长期的“和平的大一统”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结构中,皇帝之下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尚书省之下是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是由唐太宗和唐高宗时完善的。它同隋文帝初创时的三省六部制度在名称上做了改动的是
A中书省和吏部 B 门下省和户部
C 尚书省和户部D中书省和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