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
唐代实施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A.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 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
C.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 D.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
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
①郑国渠②都江堰③赵州桥④长城 ⑤大运河
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⑤ | D.④⑤ |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
戊戌变法的结局表明
A.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
B.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
C.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
D.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