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新兴势力的崛起⑤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注:2006年5月第2版第3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三第2页图)
材料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请回答:
(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其核心主张是什么?
(2)早在春秋时期的儒家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现在党中央也提出了要坚持“以德治国”。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两者的区别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而然,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1)“马歇尔计划”增强了西欧的“离心倾向”,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这种离心倾向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三有关苏联对这一计划的态度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材料,综述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战略机遇期”是指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面临的机遇。回顾历史,中国的发展曾面临过5次重要的机遇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辉现状时。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亚洲也出现“日本奇迹”和“东南亚奇迹”。但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崭新的机遇期”,却连续出现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也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性的变革”是指什么?(1分)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19世纪7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是如何让试图感受那个这次发展的机遇的?为什么会失败?(4分)
(3)材料三所提的“崭新的机遇期”主要指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这次机遇的主要原因。(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曲线图简要描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试分析19世纪末到一战结束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3)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