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
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下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B.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54 年12 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 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依法治国的方略 |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要和平,争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