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区域在-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教量、人均工资敎化,以及甲、乙两类企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題。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
B.T0-T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
C.T1 -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该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
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
读图,回答问题。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 | B.山地 |
C.高原 | D.盆地 |
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 | B.虚线处是河谷 |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
该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 B.④⑤② | C.③②① | D.①③⑤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④⑤ |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问题。 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A.大量冰雪融化 | B.泥石流爆发 | C.强对流天气 | D.强紫外线辐射 |
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A.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
B.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C.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
D.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