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
C.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1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Z> Y2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颈上的小孔,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C.蒸发操作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一定低于漏斗边缘,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边缘,将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慢慢引流倒入液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