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A |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中无K+ |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 |
出现黑色沉淀 |
H2S的酸性比H2SO4强 |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 |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
| B.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杂质 |
|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应选择试剂为盐酸,而不是硝酸 |
|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纤维是一种新开发的材料,它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B.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 |
| C.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变质失效 |
| D.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除去水中杂质和杀菌消毒作用 |
第三周期元素,浓度均为0.01 mol/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R |
|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 C.Y和R形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 D.X和M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后溶液的pH>7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除杂及收集装置如图所示。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
| 选项 |
a中物质 |
b中物质 |
c中物质 |
d中收集的气体 |
| A |
浓氨水 |
CaO |
浓H2SO4 |
NH3 |
| B |
浓硫酸 |
Na2SO3 |
浓H2SO4 |
SO2 |
| C |
饱和食盐水 |
电石 |
CuSO4溶液 |
CH≡CH |
| D |
浓盐酸 |
MnO2 |
饱和NaCl溶液 |
Cl2 |
实验:①0.1 mol·L-1 MgCl2溶液和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取少量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浊液a中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滤液b的pH=7 |
| B.②中颜色变化说明Mg(OH)2转化为Fe(OH)3 |
| C.实验可以证明Fe(OH)3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 |
D.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aq)+ 2OH-(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