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
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A.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
C.“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
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
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当年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大发展的“破”和“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市场经济体系 |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
B.“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C.“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
下图是1917~1922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