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和改革,和平与发展 |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 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建立 |
C.美国攫取了世界领导权 | D.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体制形成 |
以下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
B.规定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
D.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发展农业集体化经济 | D.进行工业化建设 |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导致上述局面出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实行余粮收集制
(2)允许自由贸易
(3)允许兴办私人小企业
(4)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A.② ③ | B.③ ④ | C.① ② ④ | D.① ③ ④ |
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
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D.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