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用小松树的成长比喻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时人不识凌云木”是因为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③新事物最初往往比较弱小 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蔡元培认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认为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③认为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看到了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A.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荣获第82届奥斯卡奖项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对战争中彰显的人性进行的哲学反思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
①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②产生于人们的思维活动
③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当前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但文化“软实力”在其中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必须是“软”“硬”兼备、刚柔相济。这说明
A.要坚持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要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 D.要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 B.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
C.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B.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C.矛盾双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