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均与第三条橡皮筋的一端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所示.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的实验中,一位同学记录的六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右图中画出U—I图象。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动势E=———————V,
根据图象求出电源内阻r=———————Ω。
I/A |
0.12 |
0.20 |
0.31 |
0.40 |
0.50 |
0.57 |
U/V |
1.37 |
1.32 |
1.24 |
1.17 |
1.10 |
1.05 |
如图所示,A、B、C为黑箱上的三个接点,已知任意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元件,可能的元件有电池、电阻和二极管.
(1)用多用电表判断黑箱内有无电池,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测发现黑箱内没有电池,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各接点间的电阻,结果如下,试在图中画出黑箱内一种可能的电路.
红表笔接点 |
C |
B |
A |
B |
C |
A |
黑表笔接点 |
B |
C |
B |
A |
A |
C |
表盘示数 |
很小 |
很大 |
R |
R |
比AB间阻值R略大 |
很大 |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垫高适当,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总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小车加速度a/ms-2 |
0.77 |
0.38 |
0.25 |
0.19 |
0.16 |
小车总质量M/kg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为了验证猜想,请在下列坐标纸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
某同学在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后得到如下数据,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处理.
根据以上作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牛二定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减小误差,该实验要求M>>m(M小车的质量,m
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请你推理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