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 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政府放权这一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向市场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原铁道部统管着中国铁路的规划、投资、建设、监理、运营以及安全,这种体制存在,政企不分、运力紧张与资源闲置并存等问题。这次改革撤销了铁道部,其企业职责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拟订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其它行政职责由国家铁路局承担。在政府职能整合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让企业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竞争中,盘活铁路交通的经营。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这次铁路改革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结合材料,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创业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一:长期以来,保守主义、中庸之道等惯性思维和落后思想,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大众创业创新。要激发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必须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和谐氛围,培育创新精神,形成创新风
材料二:创业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使人人皆可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业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材料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年是重要力量。有人说青年创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但创业有风险,进入需谨慎。根据媒体的报道,青年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面对略显骨感的现实,青年要做好充足准备,放飞创业梦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从文化生活知识,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三,就青年创业拟定一条新闻标题,要求:紧扣主题,凝练朴素,限15字以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0月26日-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材料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针对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公民应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