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写之宪法与下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5%,农民只能集体指挥……传统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这里评论的“宪法”最有可能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
|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
|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
|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
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
|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
|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
|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
|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
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
|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
| 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
| 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
|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
|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
|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
|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
|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