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如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食物。不过,如果古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 B.人口爆炸性增长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 D.各国间交往密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 B.光武中兴 | C.西晋统一 | D.开元盛世 |
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张相反的是
A.老子和荀子 | B.孔子和韩非子 | C.孔子和荀子![]() |
D.老子和韩非子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
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