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某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分封制下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毫无权力 | B.商朝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 |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实行改革开放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建设小康社会 |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蓬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
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②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
④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