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分别是

A.《人间喜剧》、《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 D.《苹果车》、《安娜·卡列尼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反殖、反霸是时代的主题 B.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战后体现这一言论的事件是

A.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
B.美国对欧洲援助计划
C.“北约”“华约”对峙
D.东西两个德国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