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二战后初期,罗伯特 · 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日本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 Steam ,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B.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C.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D.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两个国家崛起的共同条件是 ()

A.拥有政治制度的优势 B.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C.拥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D.拥有强大的工业优势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A.轿子 B.马车 C.轮船 D.汽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