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
C.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
以下是世界四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标识.按其正式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③④①② |
观察下图,1967年以后欧洲共同体(欧盟)成员国发生着变化,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多,地域不断向东扩展,结合所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出于维护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欧盟不断东扩 |
B.加入欧盟的成员国,按照欧盟规定,平均关税税率降低,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对欧洲出口受到抑制 |
C.欧盟东扩后,势必会增加欧洲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分量,所以欧盟不断东扩 |
D.加入欧盟的成员国,随着平均关税税率降低,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与新入盟国家的交易成本 |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 B.战时同盟解体 |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 D.国家实力变化 |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 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 |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于2012年12月发布的名为“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的预测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称霸”,“到2030年,没有一个国家(无论是美国、中国或其他大国) 能够成为霸权国家。”材料表明
A.霸权主义遭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并遍反对 |
B.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 |
C.各国努力建设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
D.各国力量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