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发现机体存在病原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及时将它清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 B.树突状细胞只与细胞免疫有关 |
| C.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
| D.树突状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 |
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D.某些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下图代表的是某种转运RNA,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转运RNA含有五种化学元素、有四种含氮碱基 |
B.图中碱基发生突 变,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异 |
| C.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AG |
| D.该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 |
甲同学将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C三种化合物,乙同学将组成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脱氧核糖核糖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已查明其链的中央某一个位点为腺嘌呤,则与该腺嘌呤有化学键直接相连的组成应是()
| A.磷酸、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 B.磷酸、核糖和胞嘧啶 |
| 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 D.核糖和尿嘧啶 |
15N标记的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 C.复制过程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 D.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