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的是( )
A.虎克观察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
B.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
D.魏尔肖提出细胞分裂产生细胞 |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
如下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 |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
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B.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C.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器是液泡和线粒体 |
D.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表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
如图所示为从鸡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 |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差速离心法 |
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