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
C.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
D.气体能够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呈现出斥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为倾斜直轨道,BC为与AB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上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A.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 |
B.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
C.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 |
D.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 |
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作为火灾报警器使用:U形试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装入一小段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试管壁是导热的,外界大气压恒定.如果蜂鸣器发出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单位时间撞击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冲量一定增大 |
B.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减少,气体温度降低 |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所有分子的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不变 |
D.封闭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Ω,R2=30Ω,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 |
C.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
D.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w |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檫因数μ分别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