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Rx的电阻,已知电压表内阻约3kΩ,电流表内阻约1Ω。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x,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被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Ω,应采用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由路误差会比较小。
(2)无论是用图甲还是图乙所示电路测量,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以避免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该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2,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p1和Rp2,使电表读数接近满量程,但不超过量程,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请你写出第二步操作步骤,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______________
用测得数据计算被测电阻阻值的计算式是Rx=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说明此实验方案为什么能避免由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_______.。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粒子,B为气.完成该实验对应的核反应方程:+→ 17O+ _______
某同学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下图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时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
(1)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6V直流电源
C.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然后赶紧接通电源
D.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2)通过对纸带的分析,你认为自由落体是做(填“匀速”、“变速”)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
(3)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
(4)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vB=m/s、
vC=m/s、vD=m/s、vE=m/s、vF=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重物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
(1)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
(2)在图乙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填“A”或“B”).
(3)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 Ω.
读出下图中两万用表的读数:8分
,。
图测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下的某一纸带示意图,其中O为起始点,A、B、C为某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时间间隔T=0.02 s,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量得OA=15.55 cm,OB=19.2 cm,OC=23.23 cm.
(1)假定上述数据并没有看错,则它们中不符合数据记录要求的是__________段,正确的记录应是__________ cm.
(2)根据上述数据,当纸带打B点时,重锤(其质量为m)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位置时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 J,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____ J.
(3)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ΔEp__________ΔEk(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