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颗粒型重配病毒引起,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下图为某患者体内一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体内的激素或免疫物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激素③的作用造成的,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②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______________。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_。
(3)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属于信号分子的是____________;能清除体液中抗原的是____________;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若患者一段时间后康复,参与此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上面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
(3)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
(4)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衰老或死亡的细胞,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什么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的活性降低,细胞的代谢速率降低。
(6)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进行攻击。

(7分)下图曲线a表示黄豆在20℃.C02浓度为O.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下图曲线b相应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和ATP的含量分别较_______ (填“多”或“少”)。
(2)在B点时,多种可能的条件改变都会导致曲线由a变为b,请列举一种可能,并说明理由。
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开始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上图乙中表示出来,分别标示为c和d.
(4)A点与B点相比,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是;C点与B点相比,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有

动物的消化液中含有蔗糖酶,能专一催化1 mol蔗糖分解为1mol葡萄糖和1 mol 果糖。某科研小组从动物体内得到该酶后,在蔗糖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物果糖浓度随时间变化进行研究(酶浓度固定),结果见右图。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蔗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A”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酶的浓度增加50%或升高反应温度5℃,请在右图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果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B”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C”标注温度升高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B
C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请回答:
取成熟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试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b试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下降的趋势,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